中文 English

中文

English

注意:只有这七家才是国家认可的官方鉴定机构!

日期:2024-08-14 17:32:44     来源:半岛综合体育

  不少细心的收藏者发现,国家文物局不久前批准的面向社会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的7家单位,已开始对外运营。

  这7家鉴定机构会如何运作?其鉴别判定的结果可靠吗?7家机构的适时出现能否解决一直困扰大众的民间鉴定难呢?

  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通知,批准 天津市文物开发咨询服务中心、黑龙江省龙博文物司法鉴定所、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厦门市文物鉴定中心、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云南文博文物评估鉴定有限公司7家单位可以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通知发布不久,记者就了解到已有市民带着自己的藏品去咨询了。

  众所周知,专家团队是一个鉴定机构最核心的力量,而他们的专业性、权威性如何,也是收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专家团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多数来源于云南省文物总店,而且全都经过了国家认证,有着正高或副高的专业职称。”云南文博文物评估鉴定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这样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而黑龙江省龙博文物司法鉴别判定所的有关人士更是透露道,他们背靠黑龙江省博物馆。

  而记者从另5家单位了解到,他们的鉴别判定人员不是来自当地文物商店、博物馆、文管会的专家,就是有着非常丰富经验和正规资质的鉴定人才。而他们的鉴定范围则涵盖了书画、陶瓷、玉石、金属器以及文玩杂项等诸多门类。

  鉴定如何收费也成了收藏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收费不高,主要是咨询服务工作,目的是给收藏者一个参考。”黑龙江省龙博文物司法鉴定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道:“目前鉴定一件民间收藏品的费用是30元,但不出具相关鉴定证书。”

  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也同样是口头鉴定,不给藏家提供书面证明,每件藏品的资费在30至100元之间。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处了解到,他们鉴定一件藏品的费用是80元,如果是真品,也可以出具相关鉴定证书,每件的费用要300元。其他几家检验判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都表示,一般会给藏品一个鉴别判定的结果,以备收藏者参考,资费则视藏品的详细情况而定,但绝不会很高。

  那么在检验判定的过程中,假如慢慢的出现专家团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又该怎么去办呢?云南、厦门和湖南三家检验判定单位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我们只有在所有专家意见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出具相应的鉴定证书。”厦门市文物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介绍道。

  事实上,这种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鉴定机构作为鉴定试点单位在业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3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就批准了5家单位为北京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当时这5家机构由于鉴定专家、鉴定资质、鉴别判定的方法等诸多原因而被舆论质疑,也因他们都主要鉴定当代书画,而绕过了收藏群体大、赝品较为泛滥且鉴定较有难度的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以及古董、瓷器等,被认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时隔一年后,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指定7家文博机构来承担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的试点工作,这对于广大收藏者来说绝对算是利好消息,“能有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检验判定单位直接面对民间收藏者,这绝对是一大进步。 ”江苏藏家陆先生直言道。

  在一定程度上,此次试点的7家机构解决了民间收藏者鉴定“找不到门”的难题,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鉴别判定的结果很难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鉴定乱象,不少藏家并不买账。

  北京瓷器玩家陈扬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花百八十块元如果换来的只是一些有官方背景机构的专家一句藏品真假的结论,显然意义不大,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多鉴定机构也聘用的是国有文博机构的专家,“这些专家的单位名头往往比这7家更大、更权威,而人家还给开具签名版的鉴定证书,虽然费用可能贵一些,但是心里更踏实。”

  另一位天津资深书画藏家史先生则表示,现在一些拍卖公司在征集拍品时, 对那些有各种鉴定证书的藏品根本就不屑一顾,反倒是从来就没被鉴定的藏品他们会感兴趣,愿意看看。

  “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现在的各种鉴定机构鱼龙混杂,鉴定证书也都不具备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真正的收藏家、行家里手是不会相信的。一旦官司缠身,你还要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和司法举证。”

  在史先生看来,此次试点的这7家单位如果不为他们的鉴别判定的结果、所出具的鉴定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那与社会上的各种鉴定机构没有太大区别。

  而让收藏者担心的是,一件藏品可能会因为其中一位专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被一票否决,这对某些藏品来说或许是不公平的。

  此外,这些机构会不会就此打着或背靠着‘国字头’的金字招牌,从此让他们鉴定过的藏品有了一道‘免死金牌’? ”史先生反问道。

  显然,如何让鉴定专家和机构变得更公正、权威,让他们的鉴别判定的结果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当前民间文物鉴定领域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初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在上海开展调研时,自己曾全程参与。当时在座谈会中他就一再强调,制度的规范和立法的完善才是事情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

  在吴少华看来,民间收藏走到今天,鉴定本身就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绝不只是辨别真伪和市场行情报价那么简单。

  但是现在很多收藏者急功近利,心存幻想,出于各种目的,想尽一切办法要给自己手里的赝品“正名”,为此他们甚至不惜使用可观的资金去诱惑鉴定专家,而这也是当前鉴定机构和专家混乱不堪的主要诱因。

  “没有相应的规范机制,却有巨大的利益诱惑,单纯地靠有关部门的认定、专家自我的道德约束,在当下并不可靠。”吴少华说。

  “解决的源头在于使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吴少华的这一观点代表了业界普遍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坚对记者表示,中国的文物鉴定市场比较混乱,各类鉴定机构鱼龙混杂,各类鉴宝节目层出不穷,当务之急是规范文物鉴定市场,而规范文物鉴定市场最重要的是立法和执行。

  魏坚认为,国家应该从鉴定机构的设立、流程以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制定一整套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对违反规定的机构进行坚决打击,对符合有关要求的机构全力支持,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正本清源,净化鉴定市场的环境,提高鉴定市场的整体素质。

  “权威可信的文物鉴定机构是建立在社会规范的框架下,而不是主管部门来指定的。否则职责不明,干扰市场,只会给本就已经鱼龙混杂的鉴定市场又增加了雾气,最终反倒越搞越乱。”有媒体人士指出。

  魏坚则建议道:“事实上,国家可以出面来打造文物鉴定的交流平台,让藏家、鉴定机构、学者、博物馆互通有无,这样假专家和假机构必将无处遁形。”

官方微信

半岛综合体育 | 京ICP备17047215号-1